【練琴2.3事】
前一陣子聽了大師 Nobuko Imai 的現場演出,心裡激起了一陣漣漪,也激起了一些問號。我常把演奏者當成運動員來比喻,王建民常常在說,姿勢走掉了,所以伸卡球掉不下來,尾勁沒了之類的話,演奏者也是一樣,右手拉弓、左手按指雖然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動作,但過於大意、過於自滿,久了忘記去注意一些小細節,就可能有多一點點少一點點額外的動作,這就會讓音色〝偏掉〞。
今天要說的,是 “wa-wa sound”。
恩師以前常說,台灣小孩很多都很有天份,但怎麼老是用奇怪的方法在拉琴,譬如這個運弓起來發出像 wa-wa-那樣聲音的方式讓她想不透 (對,我那時也是這麼拉,把她氣得半死)。“wa-wa sound” 應該可以說是用很多的 portato 製造出來的聲音,舉 Imai 演奏 Bruch Romance 的影片來說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-b2gXluFlc),影片中7分開始的兩個樂句,就是 portato 的拉法,可以看到 Imai 在一個弓之中,弓桿呈現連續下挖的弧形動作,那樣做可以讓每個音比較清楚,而且有音色變化;調味重在恰到好處,適當提味會很美好,但如果每個音與音之間都用 portato 去做,雖然看起來很厲害 (哇,一個弓下去像畫畫一樣的不停做動作),乍聽之下每個音都有不同的音量,但聽多了,就像快沒電的LP的聲音、像乘著海浪太多的船,會暈的,而且,是用錯誤的方法在製造音色變化的假象。
再回來,聽一下樂曲開始 (0:50左右) Imai 拉奏的主題,跟2分鐘第一小提琴的聲音,它不是靠著不斷抽動弓在做音色,這,才是正統的發聲方式。
回想一下,是不是看到誰,或者妳就是用這種方式在拉琴?趕快拋棄它吧!